广州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位于国内一流大学园区--广州大学城的西南端。学校濒临珠江,三面环水,绿草如茵,环境优美,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由广州师范学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教育学院、原广州大学和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等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历史可追溯到民国的私立广州大学(创办于1927年)。其中,原广州教育学院创办于1953年,原广州师范学院创办于1958年,原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创办于1984年,原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85年。广州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于1958年开始招收普通本科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2010年8月,广州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生工作高校。
广州大学以合并组建和搬迁大学城为契机,弘扬优良传统,锐意开拓创新,秉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服务荣校”的办学理念,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2900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2750人。学校现有70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6个学院。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有近20个可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有150多个可设置的二级学科硕士点;另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共27个领域(方向)。
2013年起,广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建筑学、统计学等8个专业在广东省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第一批招生。其他专业维持原有招生批次(2A)不变。[1]
学校大力推进“服务荣校”战略,专门设立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致力于为政府提供高层次服务,承担了许多地方决策咨询,科技开发与服务、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文化普及、城市建设、文物修复等方面的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充分发挥周福霖院士的团队优势,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抗震技术研发成果在汶川得到推广应用,受到汪洋、黄华华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学校共承担服务社会项目3800多项,到校经费达55700万元,项目涵盖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内21个地级以上市。在第十六届亚运会筹备及举办期间,学校师生发扬主人翁精神和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服务广州、服务亚运的有关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并受到广州市委市政府表彰。
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等学府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 1个
“国培计划” 实施单位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5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3门
国家建筑设计和古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6个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个
广东省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 1个
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4个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
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个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个
广东省工程教育中心 1个
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 13个(二级重点学科 54个)
广东省、市特色专业 21个
广东省、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个
广东省、市精品课程 43门
广东省、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8个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5个
广州市重点学科14个
海外孔子学院2个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孔子学院
美国卫斯理学院孔子学院